【綠色養殖】冷水性魚的特性 [閱讀率:56337] | 04-20 |
[center][imG]upload/article/a2015042011481336.jpg[/imG][/center] 冷水性魚類的營養一方面提供生長發育所需求的營養物質,另一方面則提供維持機體健康所需的營養物質,營養狀況也是決定魚類抗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各種影響因素的變化包括營養狀況變化都會,起魚類應激反應,引發疾病。因此,營養物質供給不平衡或缺乏,機體自然生長受阻,影響健康,嚴重的導致疾病的發生。營養與健康疾病有著直接的密切關系。至今大多數冷水性魚類營養需要量的研究仍然十分有限,需要配制適當的日糧以滿足魚類的適宜需求,提高冷水性魚類的健康狀況和抗病能力。日糧的營養特性和物 [查看詳情] |
硬頭鱒養殖之魚種培育技術 [閱讀率:59682] | 08-13 |
魚種培育要分級進行,即從稚魚開始至魚體重達到20克左右為止為小魚種培育階段;體重為20-100克個體的培育為大魚種培育階段;體重為100克以上的培育階段為預備成魚的養殖階段。每個階段又需根據生長情況、密度以及水化諸因子變化情況分為2-3個階段,逐步分級飼養,創造良好的生態與管理條件,以適應魚種生長。 魚種培育階段的放養密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如水溫、水質、水體的溶氧量、魚體的大小等。一般在正常情況下,稚魚的放養密度為1000-1300尾/平方米,體重為3-5克個體的放養密度為200-300尾/平方米,體重為20克左右的個體放養密度為80-100尾/平方米,體重為100克左右的個體放養密 [查看詳情] |
硬頭鱒養殖之仔稚魚的培育技術 [閱讀率:58561] | 08-13 |
(一)仔魚的培育 仔魚到稚魚期的培育約需1個月時間。此階段是硬頭鱒等冷水性魚類成活率高低的關鍵階段,稍有疏忽就可能前功盡棄。 仔魚初期依靠卵黃囊營養和發育,在水溫為10℃左右時,經兩個星期的發育后仔魚開始上浮。當孵化水體中仔魚上浮率達到50%時,就要及時投餌,強迫上浮仔魚從外界攝取營養。具體方法是:以雞蛋黃和脫脂無糖奶粉調成漿狀均勻灑入水體。每天投餌8-10次。投餌數量以上浮仔魚每10萬尾每日投喂蛋黃1個為宜,奶粉則為50克左右為宜。因為仔魚上浮,要注意防逃和控制水流。 (二)稚魚培育 仔魚全部上浮后即進入稚魚培育階段。在這個階段,關鍵在于喂養。喂養的關鍵 [查看詳情] |
硬頭鱒養殖之人工孵化技術 [閱讀率:57714] | 08-13 |
(一)受精卵的處理 魚卵運輸器具中的水溫往往與孵化槽的水溫不一致,若將運抵孵化場的受精卵不經任何處理即放入孵化水槽,因水的溫差過大,會大大影響孵化率。因此,應在魚卵到達后,連同盛裝受精卵的運輸塑料袋及魚卵放入孵化用水的池中1小時左右,待塑料袋內、外的水溫不得相差2℃。 魚卵消毒:魚卵在孵化前必須進行消毒,以消滅所攜帶的病原體,如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常用的消毒藥物及消毒方法有:用濃度為50克每立方米的甲醛溶液浸洗20分鐘,或用濃度為50克每立方米的碘酊浸洗魚卵20分鐘,或用濃度為1/15萬的孔雀石綠溶液浸洗受精卵20分鐘,或用濃度為1克每立方米的呋喃唑酮溶液浸洗受精卵30分 [查看詳情] |
硬頭鱒的引種與生物學特性 [閱讀率:59573] | 08-13 |
硬頭鱒是鱒魚類的一種,也是一種冷水性魚類,在市場上被統稱為三文魚,是北美、歐洲、日本餐桌上最受歡迎的魚類之一。尤其是因為其營養價值高、肉味鮮嫩、少脊間刺而被推為制作生魚片的首選魚類。此魚又是垂釣愛好者最喜歡的魚類,因為此魚的體側有兩條靚麗的彩虹帶。硬頭鱒為溯河性洄游魚類,原產于加拿大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阿爾波塔省阿的阿色巴斯卡,另外,墨西哥芝華省的瑞卡薩甘蒂斯也有硬頭鱒的分布。此魚的個體一般為3-5千克。此魚于1998年引入我國,是養情況表明,其理想養殖水溫為10-18℃,低于8℃或高于20℃都會影響其攝食和生長。一般情況下水溫高于18℃即會導致死亡。 此魚為廣鹽性魚類。在淡水至鹽度為10 [查看詳情] |
硬頭鱒的營養與飼料 [閱讀率:60705] | 08-13 |
硬頭鱒為肉食性魚類,對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要求較高,一般情況下,動物性蛋白質含量應在60%左右,最低不低于50%,脂肪含量可在8%左右,并應在飼料中添加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添加劑,以滿足期生長需要。適合硬頭鱒生長發育的配合飼料是人工養殖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蛋白質是構成和維持動物生命和生長所必須的營養素。脂肪是能源,還是脂溶性維生素和必需脂肪酸的來源。維生素在魚體內起著輔酶作用,若缺乏則影響飼料利用率,魚食欲不振、成長緩慢、運動失調、抗病力弱等。無機鹽可調節魚體滲透壓及pH,是酶的主要組成部分或對酶的活動有促進作用,并參與血液及骨骼的形成。 [查看詳情] |
池塘無公害赤眼鱒成魚養殖技術 [閱讀率:58083] | 08-13 |
赤眼鱒屬鯉形目、鯉科、赤眼鱒屬,其眼上緣有一明顯的紅斑。故俗稱“紅眼”,是長江名貴的野生經濟魚類,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 [b]1、養殖條件[/b] 養殖池塘應建在無污染的地點,水源充足,溶氧豐富,pH值7~8.5,水質符合《漁業水質標準》(GB11607-1989)和《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用水水質》的要求。池塘形狀以東西向的長方形為好,單池面積以0.2平方公頃~0.6平方公頃為宜,水深2m左右,底質以粘土為好,壤土次之,池底淤泥在10cm左右,每667平方米水面配有0.3kW~0.5kW的增氧機,魚池設有進排水系統,并配備好水泵注換水設備。 [b]2、池塘消毒[/b] [查看詳情] |
赤眼鱒的養殖技術 [閱讀率:69454] | 08-13 |
赤眼鱒(Squaliobarbus curriculus)為淡水溫水性魚類,隸屬于鯉科、雅羅魚亞科、赤眼鱒屬,由于該魚適應性強,生長較快,食性雜,飼料易解決,又適于池塘、水庫等各類水體的增養殖,且其肉味鮮美,營養豐富,因此已被人們所重視,有望成為一種新的淡水名優養殖對象。 [b]1、親魚來源[/b] 人工繁殖用的親魚主要來源有兩個方面:一是從溪河水庫中捕撈,選擇無傷的大個體赤眼鱒留作親魚;二是從人工飼養的商品魚中挑選。選擇親魚的標準是:體質健壯,無傷無病,最好是2齡以上且體重超過0.75kg的性成熟個體。雌雄比例為1∶1.3。為防止種質退化及近親交配.最好選用野生赤眼鱒作為后備親 [查看詳情] |
金鱒魚苗的培育技術 [閱讀率:61757] | 08-13 |
仔稚魚的培育可在水泥池中進行。水泥池為10-20平方米,水深30-50厘米,進、排水與排污設施要求與虹鱒魚相同。放養密度取決于供水量及餌料供應情況。剛上浮的稚魚其卵黃囊已被吸收4/5,半數以上的個體已開始攝食外界餌料,但此時的稚魚還不具備主動攝食的能力。此時的放養密度以2萬尾/平方米為宜,每天投喂6-8次。餌料以可口的活餌料為好,也可用人工配合微粒子餌料。每次投喂時要均勻地撒于水面。飼養20-30天后,稚魚個體重已達0.5-1.0克時,即可將稚魚移至魚苗池中培育。魚苗池可較稚魚大一些,但水不易太深,以60-80厘米為宜。在水溫10℃,進水量為1升/秒時,可飼育1克的稚魚52千克,5克體重的稚 [查看詳情] |
白斑狗魚試養小結 [閱讀率:9490] | 08-07 |
白斑狗魚是分布在我國新疆額爾齊斯河的珍稀名貴亞冷水性魚類。其肉質細嫩潔白、品味鮮美,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的喜愛。為了更好地了解該魚在我區水域環境及氣候條件下的生長情況,拓寬養殖品種結構,增加養戶對新品種的選擇。2004年,我們在杭州江東金利漁業用品有限公司圍墾十四工段養殖區塊內,開展了白斑狗魚的引進及養成試驗,該試驗由浙江海洋學院杭州高職分院的師生共同參加。通過一年的試養,取得成功,F將試養情況作簡單小結! ∫、形態特征及生活習性 白斑狗魚在分類學上屬鮭形目,狗魚科狗魚屬。該魚體長而稍側扁,尾柄短;吻突出呈鴨嘴狀;眼大;口寬大,口內具齒;背鰭和臀鰭后位,尾鰭叉狀;背側黃褐色,具黑色縱紋, [查看詳情] |
白斑狗魚養殖實用技術 [閱讀率:8420] | 08-07 |
白斑狗魚,屬鮭形目,狗魚亞目,狗魚科,狗魚屬,分布于亞洲、歐洲和北美,在我國僅產于新疆北部額爾齊斯河流域。白斑狗魚肉質堅韌少刺、味道鮮美,是人們非常喜愛的優質經濟魚類,F將其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一、生活習性 白斑狗魚生活于寒冷地區水域,為冷水性魚類,適溫范圍0℃~30℃,最適生長溫度22℃~26℃。幼苗階段以輪蟲、小型枝角類、橈足類等浮游動物為食,稍大即捕食其他魚類。餌料不足時會自相殘食,為大型兇猛肉食性魚類。在天然水體中,最大個體體重可達40公斤。幼魚集群活動,成魚分散覓食,行動迅速敏捷,;顒佑谒輩仓。 二、魚苗培育 白斑狗魚剛出膜時幼體長為8.5~9毫米,到卵黃囊吸收 [查看詳情] |
鮭鱒魚類海水馴化技術 [閱讀率:6832] | 05-23 |
在鮭鱒魚類海水網箱養殖生產中,海面放養前的淡水苗種海水馴化至關重要.雖說多數鮭鱒魚類達一定規格即能適應海水中,并可直接轉放到海水,但是,鑒于長途運輸后易導致生理活力下降,一般都要在向海面網箱放養前實施魚種海水馴化,逐漸提高海水比例,使魚種順利適應全海水. 魚種:大多數鮭鱒魚類幼時不能在淡水中生存,但是,當它們長到體長15厘米左右時, 多半可以直接順利轉放到海水中.對于種品系虹鱒來說,長到體長約20厘米,體重約100克 時,一般均能很好適應海水.對于銀鮭來說,雖說國外從淡水成功轉放到海水最小規格僅15 克,不過,多半建議最小轉放規格應在20克以上.一般來說,80克~100克以上個體用于海 水 [查看詳情] |
漫談金鱒池塘流水高效養殖技術 [閱讀率:7354] | 05-23 |
金鱒,是日本從虹鱒的突變種選育出的金黃色品系,1996年引進我國后根據其體色特征命名為“金鱒”。金鱒屬冷水性魚類,正常生長上限水溫為22℃,沒有明顯的下限,下限水溫接近0℃的仍能少量攝食,正常生存。它肉味鮮美,營養豐富,刺少肉多,食用價值高,是集觀賞、游釣、美食于一體的優良品種,現已成為我國養鱒業繼虹鱒后第二個重要養殖品種。金鱒既能在池塘中養殖,也能在水庫、湖泊、河川中放養,尤其在池塘流水中養殖,一年四季均可生長,畝產可高達1萬公斤~2萬公斤,經濟效益極高,F將金鱒池塘流水高效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一、池塘建設 山澗溪流、泉水、地下水、水庫底排水等,均可作為金鱒池塘流水養殖的供水水源。這類 [查看詳情] |
敵百蟲新法治療金鱒魚苗三代蟲病 [閱讀率:8355] | 05-23 |
敵百蟲廣泛應用于魚類寄生蟲病的治療,通常是以0.2×10-6-0.5×10-6濃度(90%晶體)全池潑灑。但在高密度流水養殖中,受養殖密度、溶氧和循環水設施的限制,上述辦法很難達到治療效果。筆者在從事高密度流水金鱒魚養殖中,于2006年3-4月份嘗試使用高濃度晶體敵百蟲短時間浸泡病魚,治療金鱒魚苗三代蟲病,效果良好。 1.池塘條件 該場以自涌山泉水作養殖水源,水流量335升/秒,pH值7.7,水溫17.2℃,溶氧4毫克/升。漁場有階梯式長方形水泥魚池16口,共530平方米,魚池規格17.5-55平方米/口,水深1-1.2米。各池有獨立的進排水、排污和遮陽設施,但未配增氧和循環水 [查看詳情] |
鮭鱒魚養殖技術 [閱讀率:12840] | 12-07 |
鮭科魚類,習慣上有的被稱作鮭,有的稱為鱒,統稱為鮭鱒。因能在其他魚類不能繁殖生長的低溫環境中進行世代繁衍而被稱為冷水魚。我國于上世紀50年代從技術引進起步,開發了虹鱒魚養殖業。 一、鮭鱒魚的生物學特點 鮭鱒魚類以其只能在低溫水域中繁衍、生長、正常生長的上限水溫很低、沒有明顯的下限溫度的生物學特性區別于其它魚類。 1.鮭鱒魚類是短日照型魚類,在自然光照時間逐日變短、水溫逐日降低的秋、冬季,性細胞發育成熟。性腺發育對光照時間的變化很敏感,光照變化可以改變其成熟,人們利用這一特點,通過改變光照的方法,使其在需要的時期產卵繁殖。 2.繁殖季節多在11 [查看詳情] |
硬頭鱒的飼養技術 [閱讀率:7851] | 12-07 |
硬頭鱒在中國尚無養殖歷史,系98年從美國引進,目前正在北京市進行示范性養殖! 1.生活習性 硬頭鱒屬于冷水性魚類,可生存在水溫0.6~25℃,最適生長水溫10~18℃;棲息條件要求水質清潔、水量充沛、氧氣充足、溶解氧6Mg/l以上才能正常生長,最理想的溶解氧含量達80%飽和度;對鹽度適應能力較強,從淡水至8‰鹽度的水中都能正常生活。 2.食性 硬頭鱒屬肉食性魚類,喜食魚類、底棲動物、水生昆蟲,亦食植物碎屑;一齡魚以浮游動物、底棲動物為主;二齡以上的魚以魚類為主。在人工養殖條件下,也喜食人工配合飼料,其攝食量隨水溫及溶解氧氣變化而不同。水溫10~18℃,Do 8 [查看詳情] |
幾種鮭鱒魚苗生長情況的比較 [閱讀率:11230] | 12-07 |
本文對金鱒、虹鱒、白點鮭和三文鱒四種鮭鱒魚的苗種生長情況進行比較,個體生長效果白點鮭最快,其次為金鱒、三文鱒和虹鱒。群體生長效果依次為三文鱒、金鱒、虹鱒和白點鮭! 〗鼛啄,冷水性鮭鱒魚的新品種不斷被培育出來和引進,如我省培育的永昌金鱒,北京從國外引進的銀鮭、白點鮭、大西洋鮭、三文鱒等。作者于2001年1月到2002年3月對金鱒、白點鮭、三文鱒和虹鱒的發眼卵進行孵化和苗種培育的連續觀察,發現它們在外形,生活習性和生長速度都存在較大的差異! ∫、幾種魚苗的生活習性。這4種魚雖然都屬于鮭科,但屬于不同的屬,它們的生活習性有明顯的區別。虹鱒馴化時間長,能夠很好適應人工養殖,對人有親近感,搶食能力 [查看詳情] |
鱒魚養殖技術發展前瞻 [閱讀率:13080] | 12-07 |
發端于美國西海岸至今尚不足200 年歷史的養鱒業已發展成與其它歷史久遠的水產養殖業相比肩的世界性水產業。美國的生物學者和水產學家們首先發現了鮭鱒魚類發眼卵適于長途運輸、稚幼魚乃至成魚適于集約化養殖并能在其它魚類不能生長的低溫環境下正常生長的優良性狀,并致力于養殖技術及技術基礎的開發研究,使養鱒技術迅速完善并傳遍世界各地。于是僅分布于北半球的鮭鱒魚類隨著養鱒技術的傳播而遍于6 大州! ≈袊酿B鱒業起源于虹鱒魚的引進。至今僅僅40 年的歷史,與傳統的家魚養殖業相比還是新生事物。雖然尚未形成產業規模,但其開發冷水資源的功能、養殖效率高、經濟效益好的特點已開始受到人們的注目,國內豐富的冷水資源、國 [查看詳情] |
白斑狗魚的養殖技術 [閱讀率:13431] | 12-06 |
白斑狗魚,在分類學上屬鮭形目,狗魚科,狗魚屬。我國該魚僅分布于新疆,據估計現每年天然產量在100噸左右。該魚體長而稍側扁,尾柄短。吻長而扁平,似鴨嘴狀。眼大,口寬大,口長為頭長1/2,尾鰭叉形。背側黃褐,有黑色細縱紋,體側有許多淡藍色斑或白色斑,腹部白色,鰭黃而微紅,奇鰭尚有黑斑。是典型的掠食性兇猛魚類。在自然條件下白斑狗魚可食其體長1/2-1/3的其它魚類,一般以其體長的30%-40%的餌料魚為最佳,鯽魚、鯉魚等均為其喜食的魚類! ∫、繁殖和孵化 該魚成熟年齡為2+齡,個體重集中在700-1000克之間。冬季在冰下過冬,開春時水溫在4-14攝氏度時產卵,6-8攝氏度時為產卵高峰期。在國 [查看詳情] |
養殖白斑狗魚正當時 [閱讀率:7433] | 12-06 |
白斑狗魚,在分類學上屬鮭形目,狗魚科狗魚屬。在我國該魚僅分布于新疆額爾齊斯河。 一、 生物學特性 1、 主要形態特征。 魚體長稍側扁,尾柄短,吻長而扁平,似鴨嘴狀。眼大、口寬大,口長為頭長1/2,尾鰭叉形,背側黃褐,有黑色細縱紋,體側有許多淡藍色斑或白色斑,腹部白色,鰭黃而微紅,奇鰭尚有黑斑。 2、生活習性。 白斑狗魚屬廣溫性魚類,在自然條件下生活于寒冷地帶,適溫范圍為0℃-30℃,最適生長溫度為20℃-23℃。但實踐證明,溫度超過28℃以上,該魚的活力極差,此時要密切注意減少投料,保持足夠的溶氧,同時盡量避免搬動。幼魚階段以輪蟲及小型枝角類等浮游動物為食,稍大 [查看詳情] |
淡水養殖珍稀新品種——白斑狗魚 [閱讀率:14147] | 12-06 |
白斑狗魚,在分類學上屬鮭形目,狗魚科狗魚屬。在我國該魚僅分布于新疆額爾齊斯河,據估計目前每年天然產量在70—100噸左右。該魚體長而稍側扁,尾柄短,吻長而扁平,似鴨嘴狀。眼大、口寬大,口長為頭長1/2,尾鰭叉形,背側黃褐,有黑色細縱紋,體側有許多淡藍色斑或白色斑,腹部白色,鰭黃而微紅,奇鰭尚有黑斑。是典型的掠食性兇猛魚類。在自然條件下白斑狗魚可食其體長1/2—1/3的其他魚類,一般以其體長的30%--40%的餌料魚為最佳,鯽魚、鯉魚等均為其喜食的魚類! “装吖肤~雖是自然資源,但經試驗表明它可以進行人工繁殖和養殖。據介紹,2001年,上海水產大學與新疆額河特有魚類繁育場聯合攻關,在國內率先 [查看詳情] |
有關赤眼鱒的養殖技術 [閱讀率:6681] | 11-30 |
赤眼鱒(Squaliobarbus curriculus)為淡水溫水性魚類,隸屬于鯉科、雅羅魚亞科、赤眼鱒屬,由于該魚適應性強,生長較快,食性雜,飼料易解決,又適于池塘、水庫等各類水體的增養殖,且其肉味鮮美,營養豐富,因此已被人們所重視,有望成為一種新的淡水名優養殖對象! 1、親魚來源 人工繁殖用的親魚主要來源有兩個方面:一是從溪河水庫中捕撈,選擇無傷的大個體赤眼鱒留作親魚;二是從人工飼養的商品魚中挑選。選擇親魚的標準是:體質健壯,無傷無病,最好是2齡以上且體重超過0.75kg的性成熟個體。雌雄比例為1∶1.3。為防止種質退化及近親交配.最好選用野生赤眼鱒作為后備親種! 2、親魚的培育 [查看詳情] |
赤眼鱒成魚養殖技術 [閱讀率:7192] | 11-30 |
赤眼鱒,俗稱紅眼,黃河水系的名貴經濟魚類,市場公斤價40-60元,具有極好的養殖前景。該品種具有耐低溫,耐鹽堿,易養殖,肉質細嫩,味美,口感好,營養豐富等良好性狀,深受養殖戶和消費者青睞。近兩年,我市部分漁場戶利用從黃河流域捕撈的赤眼鱒苗種進行人工馴養試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總結出了一套池塘養殖經驗: 要求池塘3—5畝,平均水深1.5米左右,并配置增氧機一臺,溶氧保持在4-5毫克/升,透明度25-30厘米;PH值7.4-7.6;投喂的人工配合飼料,粗蛋白含量32%;養殖過程中保持水質清新,嚴禁農藥及其它有害物質等流入,以免池魚死亡。 [查看詳情] |
赤眼鱒生態養殖試驗 [閱讀率:5890] | 11-30 |
[center][imG]upload/article/a2007113010431431.jpg[/imG][/center] 赤眼鱒又名紅眼,屬鯉形目、鯉科、雅羅魚亞科,是長江名貴的野生經濟魚類。體呈長筒形、腹圓、后部較側扁,體色銀白、背部略呈深灰、眼的上緣有一顯著紅斑,故名紅眼! 〕嘌埙V適應性強,雜食性,生長快,生活在水體的中上層,對水溫、溶氧的要求基本同四大家魚,無需越冬等特殊要求,易于人工養殖。赤眼鱒肉質細嫩味美,深受消費者歡迎! ∥覀兝锰┡d市天邦水產有限公司試驗場5號、7號兩塘進行了成魚養殖試驗。池塘面積分別為4畝和7畝,水深1.5~2米,池底淤泥20厘米左右,進 [查看詳情] |
赤眼鱒養殖技術 [閱讀率:7556] | 11-30 |
[center][imG]upload/article/a2007113010395215.jpg[/imG][/center] 赤眼鱒屬鯉科,雅羅魚亞科,赤眼鱒屬,俗稱名紅眼魚、赤眼鯪、參魚,是江河中主要優質經濟魚類之一。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青睞。該魚具有生長快、適應性強、食性雜、養殖成本低、商品魚售價高,體形酷似一齡草魚等優點,是當前淡水養殖的熱門品種。 一、池塘條件 : 養殖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質良好,附近無污染源,保水性能良好,進、排水方便,池底平坦,少淤泥,面積1000-3000㎡為宜,水深1.2-2.0m。池水要求“肥、活、嫩、爽”,池水透明度保持在 [查看詳情] |
金鱒成魚養殖技術 [閱讀率:6831] | 11-02 |
一、池塘條件 金蹲池塘應以并聯方式為主,面積為150至200平方米,水深1.0厘米左右,長寬比8比1至10比1,進水處至排水處的坡降比為百分之0.15至0.2,土池、水泥池養殖均可。 二、水質條件 金蹲養殖為流水養殖,要求常年水流不斷,水溫在4至20攝氏度之間,最高不得超過23攝氏度,最適水溫為12至18攝氏度。入池進水溶氧應保持在每升5毫克以上,采用地下水、水庫底層水養殖,要采用跌水、曝氣、機械增氧等措施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山泉水養殖,要求上源無生活居民區。池塘換水率應保持在每秒每公斤10升以上。 三、進排水閘涵 入池注水應設置兩道閘柵,第一道控制進水量,第二道為攔 [查看詳情] |
赤眼鱒生態養殖技術 [閱讀率:5600] | 10-09 |
[align=center][imG]upload/article/a2007100916424971.jpg[/imG][/align] 赤眼鱒又名紅眼,屬鯉形目、鯉科、雅羅魚亞科,是長江名貴的野生經濟魚類。體呈長筒形、腹圓、后部較側扁,體色銀白、背部略呈深灰、眼的上緣有一顯著紅斑,故名紅眼! 〕嘌埙V適應性強,雜食性,生長快,生活在水體的中上層,對水溫、溶氧的要求基本同四大家魚,無需越冬等特殊要求,易于人工養殖。赤眼鱒肉質細嫩味美,深受消費者歡迎! ∥覀兝锰┡d市天邦水產有限公司試驗場5號、7號兩塘進行了成魚養殖試驗。池塘面積分別為4畝和7畝,水深1.5~2米,池底淤泥20厘米左右, [查看詳情] |
赤眼鱒池塘無公害養成技術 [閱讀率:6221] | 03-23 |
赤眼鱒隸屬鯉形目、鯉科、雅羅魚亞科、赤眼鱒屬,俗稱“紅眼”。它是長江名貴的野生經濟魚類,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泰興市經過近三年的馴養試驗,已于2003年取得長江赤眼鱒人工繁殖的成功,這對挽救長江瀕危物種,開發新的養殖品種具有重大意義。 2004年泰興市共推廣池塘赤眼鱒成魚養殖示范面積14.8 hm2,其中主養面積7.13 hm2,混養面積7.67 hm2,養殖試驗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主養池共計放養體長12~16 cm的赤眼鱒魚種78 645尾,平均每667 m2放養魚種735尾,收獲赤眼鱒成魚293 kg,平均上市規格400 g左右,套養的花白鰱平均每667 m2產量為128 kg。7. [查看詳情] |
赤眼鱒魚種生產技術操作規范 [閱讀率:5523] | 01-12 |
江蘇泰興市水產技術推廣中心通過三年魚種培育項目實施,形成了赤眼鱒魚種生產技術操作規范。該規范規定了無公害赤眼鱒苗種培育,淡水養殖中的環境條件,魚苗及魚種培育,飼料要求和魚病防治技術等! ≡诔嘌埙V魚種生產中,養殖水質、漁用飼料和漁用藥物均按照農業部頒發的相關標準執行! ∫、夏花培育1.池塘條件 (1)進排水方便。 (2)配備有必要的增氧設施。 (3)池塘面積在1畝~3畝。 (4)池塘形狀和環境條件:魚苗池為長方形東西向,四周無高大樹木和建筑物! (5)保水深1m~1.5m! (6)池塘淤泥厚度在15cm以內! 2.清塘消毒(1)漁池清整:挖出過多淤泥,將池底整平。清除 [查看詳情] |
金鱒養殖資料 [閱讀率:14909] | 10-27 |
金鱒(Bidyanus bidyanus King trout)魚,又稱甘脂魚、黑珍珠石斑,系臺灣水產專家自國外引進魚種,經多年的培育、試驗、改良養殖成功的魚族貴。金鱒魚具有如下特點: 1、 金鱒本身具有極豐富的膠性脂肪。 2、 金鱒的耐寒性及抗熱性強且換肉系數高。 3、 金鱒性情溫和,不會吞食其它種魚,更不會互相殘食。故其養成率極高。 4、 金鱒的肉質中沒有令人討厭的肌間刺。 市場前景:近年來,由于鰻魚、甲魚價格直線下滑,養殖風險大大增加。而比如桂花魚,卻在國內市場得到普遍認可和普及。金鱒魚恰好是一種與桂花魚相類似,而且被評價為比桂花魚還要好吃的魚,又沒有桂花養殖一 [查看詳情] |
金鱒小檔案 [閱讀率:8842] | 10-27 |
[imG]upload/article/a2006102716074656.gif[/imG]學名:Bidyanus bidyanus英文:King trout【地方名】甘脂魚、黑珍珠石斑分布于澳大利亞自然河口區。該魚適應性強,廣溫廣鹽,適應水溫2-36℃,最佳生長水溫18-30℃。是澳洲當地最溫和的養殖魚種,食性以雜食性為主(偏肉食性),在河流中以小蝦、昆蟲、浮游生物為食,在人工養殖條件下以配合飼料為主,比其它肉食性魚類,有豐富的食物來源。 該魚無肌間刺,體內膠質脂肪充積營養豐富,肉質幼滑豐腴,肥而不膩,食之口感極其甘甜、香醇、濃郁,令人回味無窮,在澳洲深為人們稱贊。 [查看詳情] |